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教育中心围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组织中心青年干部带着“讲一个教育故事、找一个教育问题、提一个教育建议”的任务,春节返乡探亲期间开展调研实践,以青春之名赴家乡教育之约。2月8日,中心组织召开座谈会畅谈调研收获,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黄兴胜主持会议。
会上,14名青年干部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畅谈返乡教育调研收获。就乡村教育问题,新媒体一处谭烨认为“乡村基础教育之‘灯’必须常亮”、“乡村职业教育之‘路’必须敞亮”,乡村基层有着历史积淀和现实土壤,做好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政策在基层的落地,要牢记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宣传处刘潇通过“乡土”与“国际”之间的教育小故事,浅论教育感受力之培育,谈关于下一代身心环境的问题和因教育而改变的回归现象,感受和体验教育改革发展新方向。就学校家庭社会育人问题,新媒体二处张隽通过假期观察的“小镇儿童”,建议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配合,可以通过微课频道和亲子频道,发布更多实用的家庭教育内容,帮助师生家长树立“互联网+家校协同”理念;新媒体一处王诗慧认为有序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议可引入家庭教育指导师帮助儿童健康成长;技术处邓有朋认为学校社会各方要以更加主动、开放的姿态,凝聚各方教育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常态化开展。就学生全面发展问题,综合处董婷讲述遇到的心理辅导故事,提出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开始,要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高等教育做好过渡与衔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宣传处王涛通过自己女儿的经历,建议幼儿教师应该和幼儿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倾听幼儿内心的心声,给予幼儿自由探索和发展的机会等;宣传处李东通过调研校外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感受到家长对青少年身体健康关注度的直线上升,为更好促进青少年校外篮球培训提出优化建议;新媒体一处季晓旭通过对比家乡与北京的教育硬件和软件资源,建议要关注不同地区间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发展所需要的各项资源供给上,从而实现地区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就教育信息化问题,新媒体二处赵文瑜生动讲述了大学生“信息茧房”效应影响下的思政案例,联系工作实际,建议向社会传播科学的教育观念以及权威的教育信息,重视新型社交媒体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舆情处张啸宇认为教育信息化和网络低龄化问题值得关注,建议国家优质教育平台推出精细化、系列化、专题化的网络精品课程,提升高水平师资的共享,提升适配度和利用率。就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舆情处王迪通过调研自己母校生源的相关问题,建议要处理好“人口变化”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口变化”与“资源配置”的关系,要立足自己本职工作做好舆情研判;舆情处史一帆调研县城中小学临聘教师现状,建议加强对临聘教师规范管理的督导,因地制宜出台管理办法,保障临聘教师质量,确保临聘教师的合法权益;舆情处李大静建议为避免“教育中部塌陷”,要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开设升学规划课程,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青年干部通过实践调研,讲好教育故事,发现教育真问,在学深悟透中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